前沿研究:多吃这类食物,有助于健康长寿,并降低脂肪肝、痴呆风险!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加剧,健康老龄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健康老龄化不仅关注寿命延长,还强调健康寿命的延长。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天然化合物,主要存在于植物性食品中,包括茶、苹果、浆果、葡萄和可可等,具有一系列健康益处,如抗氧化、抗炎和抗癌特性,还与更好的心脏代谢健康、有助于改善认知功能等相关。

 

2025年2月15日,英国女王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 Associations between flavonoid-rich food and flavonoid intakes and incident unhealthy aging outcomes in older U.S. males and females "的研究论文。

 

研究显示,摄入更多富含黄酮类的食物,有助于健康长寿,黄酮类摄入量较高与虚弱、身体功能障碍、心理健康不佳风险降低有关,尤其是茶、苹果、蓝莓和橙子等。

 

250220-3.png

图源:参考文献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护士健康研究(NHS)、健康专业人士随访研究(HPFS)中62743名女性和23687名男性,年龄在60岁或以上,通过食物信息计算出黄酮类摄入量,分析了黄酮类化合物摄入与不健康衰老指标之间的关联,包括虚弱、身体功能障碍、心理健康不佳。

 

在女性队列中,在平均24年的随访期间,共记录了11369例虚弱、22419例身体功能障碍、8944例心理健康不佳。在男性中,在平均12年的随访期间,共记录了1957例虚弱、4165例身体功能障碍、1669例心理健康不佳。

 

结果发现,在女性中,与摄入量最低相比,黄酮类食物、总黄酮摄入量较高均与虚弱、身体功能障碍、心理健康不佳风险降低相关。

 

对于男性,黄酮类食物、总黄酮摄入量较高,分别与心理健康不佳、身体功能障碍风险降低相关。

 

进一步分析发现,较高的茶、红酒、苹果、蓝莓和橙子摄入量,均与女性3种不健康衰老指标降低相关,而较高的茶和蓝莓摄入量、适量摄入红酒与男性心理健康不佳风险降低相关。

 

此外,每天增加3份富含黄酮类的食物与不健康衰老指标降低相关,而每天减少1份则与不健康衰老指标增加相关。

 

研究指出,摄入富含黄酮类的食物,可以通过减轻虚弱、身体功能障碍、心理健康不佳风险,来促进健康长寿,从公卫角度来看,建议每天增加3份富含黄酮类的食物,从而有助于优化健康老龄化。

 

值得一提的是,富含黄酮类的饮食,还有助于降低脂肪肝、痴呆风险。

 

2024年9月,英国女王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 A Flavonoid-Rich Diet is Associated with Lower Risk and Improved Imaging Biomarkers of NAFLD: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的研究论文。

 

研究显示,摄入更多富含黄酮类的食物,有助于降低非酒精性脂肪肝风险、肝脏脂肪、肝脏炎症性病变风险。摄入量最高的人,患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风险降低19%,肝脏脂肪含量低5.28%,肝脏炎症性病变风险降低1.73%。

 

对不同食物分析发现,摄入大量苹果和茶的人,患非酒精性脂肪肝风险较低;摄入大量苹果、茶和黑巧克力的人肝脏脂肪含量较低;摄入大量茶和甜椒的人肝脏炎症性病变风险较低。


250220-4.png

图源:参考文献

 

2025年1月,中山大学的研究人员在" Nutrients "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 Associations of the Intake of Individual and Multiple Flavonoids with Metabolic Dysfunction Associated Steatotic Liver Disease in the United States "的研究论文。

 

研究显示,黄酮类化合物摄入量较高的人与非酒精性脂肪肝风险降低29%相关,其中花青素、黄酮、黄烷酮、柚皮素、芹菜素、飞燕草素的贡献最大。

 

250220-5.png

图源:参考文献

 

2024年9月,英国女王大学的研究人员在" JAMA Network Open "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 Flavonoid-Rich Foods,Dementia Risk,and Interactions With Genetic Risk,Hypertension,and Depression "的研究论文。

 

研究显示,食用更多富含黄酮类的食物,与患痴呆症的风险降低28%相关,在高遗传风险、高血压、有抑郁症状人群中尤其明显。


250220-6.png

图源: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https://doi.org/10.1016/j.ajcnut.2025.02.010

https://doi.org/10.1016/j.ajcnut.2024.09.022

https://doi.org/10.3390/nu17020205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networkopen/fullarticle/2823676


以上文章来源于医诺维

禅语康健康管理团队

250124-7.png

 

如想了解更多有关健康管理资讯或咨询相关服务,可以扫码添加医生助理,为您解答。

1740020152801357.png


本文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可取代您的医生或其他健康专业人士提供的医疗或健康建议。您不应使用本文所含信息诊断或治疗健康问题或疾病,或开具任何药物处方。本文的信息已引用科学研究(人类、动物或体外)、临床经验或传统疗法,所分享的信息结果不适用于所有个体。关于您的健康问题以及在使用任何补充剂或改变处方药之前,请咨询您的医生、健康管理师或药剂师。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