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当心!“糖肾”正在偷袭,这几个威胁要注意……
大家好呀~欢迎来到禅语康的健康频道。
糖尿病不只是血糖的问题,还会影响人体的各个“角落”,最终引起冠心病、脑血管病变、肾脏病变及神经和眼底病变等。
其中,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比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因为单纯的糖尿病对生存时间没有影响,但如果是“糖尿病+肾损伤”,就会使死亡风险增加10倍左右。
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我国约有20%-40%的糖尿病患者合并糖尿病肾病,相当于每5位糖尿病患者,至少有1人合并糖尿病肾病。
那糖尿病患者怎么才能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避免发展至需要透析治疗的阶段呢?有一个重点,一直被很多朋友所忽视:
⚠️ 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不能靠症状
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阶段,患者不会有什么异样的感觉,仅仅是尿微量白蛋白增加。这种变化大多数情况都很难察觉,只有通过化验才能检查出来。因此,早期糖尿病肾病很容易被忽视,让患者错过早期干预的机会。
等到糖尿病肾病患者出现明显的症状时,肾脏损伤已经比较严重了,甚至还有一部分患者出现肾病综合征,比如:
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
水肿‼️血脂异常‼️
随着病程的进展,还可能引发高血压加重、明显水肿等情况。
因此,要想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不能仅凭症状。
01 两项筛查,发现早期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导致肾损害的发生与发展,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肾功能下降和尿微量白蛋白增加,临床上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测定和肾小球滤过率(eGFR)。
○ 2型糖尿病患者在诊断时就应该筛查肾脏病变,以后每年至少筛查1次;
○ 1型糖尿病患者一般在确诊5年后才会发生糖尿病肾病;
筛查内容包括: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和血肌酐(计算eGFR)。
这种筛查方式有助于发现早期肾脏损伤。
尿白蛋白排泄异常的定义
随机尿的UACR≥30毫克/克为尿白蛋白排泄增加,在3-6个月内重复检查UACR,3次中有2次尿白蛋白排泄增加,排除感染等因素,可以诊断为白蛋白尿。
确诊糖尿病肾病后,可以根据eGFR进一步判断肾脏损害的程度,如下表。
肾功能损害分期
看到这里,记得提醒自己,准备定期检查啦!
02 糖尿病肾病高危因素:每一个,都不简单
病程过长
糖尿病患者的患病时间越长,并发糖尿病肾病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在戴上糖尿病这顶“帽子”时,糖友们的脑子里就应该有这样一个概念——预防糖尿病肾病从这一刻就开始了,且不可马虎、麻痹大意。
⚠️ 注意:患病5年以上的糖友应定期进行尿液和肾功能检查。
高血压
高血糖和高血压常“狼狈为奸”,加速对肾脏的损害。严格控制血压对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至关重要。
血脂异常
糖尿病朋友多有血脂异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异常与肾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纠正血脂异常尤其是控制高胆固醇血症可降低尿蛋白,延缓肾小球硬化的发生、发展。
高尿酸血症
糖尿病朋友,特别是男性还易合并高尿酸血症或痛风,维持正常的尿酸水平对肾脏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
血糖高可以说是造成糖尿病肾病的基本要素,因此控制好血糖平稳非常关键。
良好地控制血糖可以使1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肾病的概率降低1/2,可以使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肾病的概率降低1/3。
要想远离糖尿病并发症,还是得控好血糖。日常的健康饮食、适量的运动及合理的用药等,缺一不可。
禅语康健康管理团队
如想了解更多有关健康管理资讯或咨询相关服务,可以扫码添加医生助理,为您解答。
* 本文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可取代您的医生或其他健康专业人士提供的医疗或健康建议。您不应使用本文所含信息诊断或治疗健康问题或疾病,或开具任何药物处方。本文的信息已引用科学研究(人类、动物或体外)、临床经验或传统疗法,所分享的信息结果不适用于所有个体。关于您的健康问题以及在使用任何补充剂或改变处方药之前,请咨询您的医生、健康管理师或药剂师。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