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什么都没做却感觉非常累?别不信,「累」也是一种病!
你有没有这种经历——
每天早上醒来不是精力充沛,反而昏昏沉沉,失眠、多梦、乏力、浑身酸痛、记忆力差、注意力不集中、脱发……总是觉得身体不舒服,去医院检查各项指标却无明显异常。
普通的累只需睡一觉就能恢复精力,但有一种,什么都没做却累得不行,怎么休息都缓不过来。
如果因为“累过头”出现一些症状,实际上,你可能得了——「慢性疲劳综合征」
01 慢性疲劳综合征不是“睡够了”就能好的
慢性疲劳综合征以长期疲劳为特征,并且伴有乏力、骨骼肌疼痛、睡眠紊乱、注意力不集中,乃至影响或丧失劳动力。通常每个人表现程度不同,症状也轻重不一。
目前,没有有效的实验室检查或影像学检查可以确诊慢性疲劳综合征。但有几个点,大家还是可以参考一下的:
1. 持续性
慢性疲劳是长期的、持续的,通常持续6个月以上,且症状不会随休息而明显改善。
2. 多系统症状
可能伴有多个系统的症状,如睡眠障碍、认知功能障碍、肌肉酸痛、关节痛、头痛、消化不良等。
3. 严重程度
慢性疲劳的严重程度可能影响日常生活、工作能力,也影响心态。
4. 原因复杂
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病毒感染和炎症、神经内分泌异常、免疫失调、代谢异常、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神经递质异常、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肠道微生物群失调、氧化应激等。
也就是说,当其他原因(包括药物副作用)不能解释身体的疲劳和其他症状时,可以考虑诊断为慢性疲劳综合征。
而它和普通心累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就算你睡了12个小时,休息够够的了,也很难将这种疲惫感根除。
02 如何判断是否处于慢性疲劳状态?不妨自测看看
以下指标中
○ 有3~4项符合,身体可能处于轻度疲劳
○ 有5~7项符合,身体可能处于中度疲劳
○ 有8项以上符合,身体可能处于重度疲劳
这时可以考虑就医
考虑是否得了慢性疲劳综合征了
⚠️不要小看这些症状,更不要觉得它们是忙碌的现代人常见的“小问题”‼️
这些年,有多少通宵达旦加班之后猝死的打工人?慢性疲劳是给身体的预警,它在提醒你——你的身体已经超过了正常的负荷。
如果你停下来多多休息,进行充分调整,就可以减轻对身体的伤害。若未引起重视,未及时休息,“小问题”可能会引发“大问题”,严重威胁我们的身心健康甚至生命安全。
03 做好这几件事,远离慢性疲劳综合征
首先!慢性疲劳综合征完全是可以预防的!
在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可以尝试多做以下8件事,远离慢性疲劳。
1. 保持作息规律
劳逸结合,白天工作,晚上休息,不要过于劳作,以免损伤正气。在养气的同时还需要振作精神。
如果生活规律被打破,会干扰了体内细胞和肠道细菌的正常活动,可逐渐演变为慢性疲劳综合征。平时还应避免汗出受风,居室环境建议采用明亮的暖色调。
重要的是,睡觉前少玩手机啦~
2. 避免久坐和大脑长时间高速运转
每工作或学习1小时,休息5-10分钟,可以站起来活动活动身体,走一走,扭一扭脖子和腰,让自己放松一下。
3. 选择小强度运动方式
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做剧烈的运动,会加重疲劳的症状。可以多尝试强度较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登山、游泳等。
此外,中医气功,如打坐、站桩、八段锦、六字诀、五禽戏、易筋经、太极拳等,以强身健体、养生康复为目,也是很好的锻炼方式。
4. 最重要的是——保持心态平和
平时生活中保持稳定乐观的心态,不可过度劳神。可以通过欣赏一些节奏明快的音乐等方式,来放松自己。
禅语康健康管理团队
如想了解更多有关健康管理资讯或咨询相关服务,可以扫码添加医生助理,为您解答。
* 本文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可取代您的医生或其他健康专业人士提供的医疗或健康建议。您不应使用本文所含信息诊断或治疗健康问题或疾病,或开具任何药物处方。本文的信息已引用科学研究(人类、动物或体外)、临床经验或传统疗法,所分享的信息结果不适用于所有个体。关于您的健康问题以及在使用任何补充剂或改变处方药之前,请咨询您的医生、健康管理师或药剂师。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